陕西滞销苹果流通之困逼退游资 每斤或被缴税1元 |
|
|
来源:中国经营报
“陕西优质红富士苹果10万斤,自装箱,急找销路,有意者留下联系电话,非诚勿扰,一个果农的期待……”这则发布在百度知道的网贴虽然吸引了上千人次浏览,但没有一个人留下联系方式。
临近元旦消费旺季,陕西果农的感觉是市场依然冷清。
本报2012年12月初的调查发现,2012年四季度以来集中出现的苹果大面积滞销。(参见本报第1990期A5版《陕西苹果滞销调查:农业补贴结“恶果”》)。
近日记者再次深入陕西果市调查发现,今年苹果增收不过5%。陕西省果业局副局长范海龙更表示,并不是陕西的苹果多了卖不出去,而是果商和果农之间的利益博弈。
按照以往的惯例,眼下应该是苹果集中收储的时段,但在调查中,记者却不断看到空空如也的冷库,伴随这一景象的,还有以前曾沉淀在农产品(5.82,-0.13,-2.18%)流通环节的囤积、炒作资金纷纷“雪藏”。曾经蜂拥而至的果商如今集体缺席,滞销背后,果市缺钱或是唯一答案。
承压的中转
1块钱的成本(收购价),在终端市场卖5块钱,经销商却仍然喊着不赚钱,这究竟是怎么了?
“很明显不符合常规,连续好几年都是坐等商贩上门来收,但今年彻底没了。”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是当地比较出名的苹果大镇,当地领导说,“苹果的价格一跌再跌,眼看元旦了,还是没有等来果商。”
与陕西苹果的遭遇类同,记者在甘肃省最大的苹果产地——天水市走访获知,酷似美国蛇果的天水花牛苹果,地头收购价格已经趋于2元左右。
“往年最少也是三四元,但今年没有人来收购。”在靠近天水市北道桥南建材市场附近,一些果农感叹。收成不佳,导致很多果农已经被动接受了建材市场毁林建市的诉求。记者看到,大片苹果林、梨林被夷为平地。
而另一面,产地与消费目的地的价格差距,仍然在拉大。
来自广州的果商左亮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地头进货价为1元、终端市场出货价为5元计算,其中要经历代办、装箱、运输、储藏、批发、商场等多个环节,其中产地代办费每斤0.2元,雇佣劳工进行苹果等级分配、包装、装车以及纸箱大概每斤1元,物流运输(销售半径为1000公里以上)每斤需要1.2元。最终到达消费地,即进入大型超市或果品批发市场时,成本已达到3.4元/斤。
“虽然国家不允许商超对农产品收取进场费或上货费,但实际操作中,如果进入超市,还是需要一笔费用,大概在0.5元/斤。如果进入水果批发市场,则有摊位门面费。这些摊位门面房费用不菲,因此成本也在0.5元/斤左右。”左亮称。
综合各种因素,经过中间环节层层加价,1斤苹果从产地到终端销售市场,留给果商的利润,也仅有1元。而这1元钱中还包括水果在流通过程中超过15%以上的各类损耗,以及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所有影响。
可见, 表面看起来有4倍的价差,果商的实际利润率并不高。
在所有的环节中,物流费用的支出占比最高,是不是这个环节吞掉了果商的利润呢?
“不可能,如果每斤有1元毛利,就是天上掉钱。”上海德邦物流西北区域一位负责人表示, 物流同时受制于人力成本和油价机制。预计2012年物流行业人员工资相对2011年增加幅度会达到17%左右。另一方面,国家大面积推行的“营改增”税收体制改革, “税赋再次成为压垮物流业的稻草”。
该人士表示,税收一向是物流企业成本的大头,约占总成本20%~30%。在营改增之前,物流业运输类(装卸、搬运等)的营业税税率为3%,服务类(仓储、配送、代理等)的营业税税率为5%。2012年开始,上海开始试行“营改增”。作为试点领域的交通运输业在实施营改增后,交通运输服务业增值税率增至11%,物流辅助增至6%。这使举步维艰的物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