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摆上超市货架是所有厂家的共同心愿。但由于竞争的存在,大型超市的货架就成了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超市向厂家收入所谓"入场费"就成了公开的秘密。期待进入超市的厂家对此有苦难言。 大型超市未与供货商协商一次扣款3.6万 但是最近,山东某大型超市在没有征得厂家同意的情况下,再次扣除所谓促销费。一石激起千层浪,供货商表示,将通过商会等方式联合起来,反对这种不合理的状况。 近日,济南某大型超市在事先未与供应商协商的情况下,直接在货款中扣除了所谓的促销费3.6万元。供应商山东四方嘉会实业集团商超流通事业部总经理陈志表示,超市的这一做法他无法接受。 陈志:扣了我们促销费吧三万六,总货款几十万吧,我们不能接受,因为这个钱是他们直接扣的,我们没有同意也没有签署任何书面协议。 陈志告诉记者,以往大型商超经常以商品促销费等名目为借口扣费,但一般都会经过供应商签字盖章后再扣,而这次不打招呼直接扣费从没碰到过。 陈志:挺多的,进场费啊、条码费啊,有一些费用是双方同意的,承诺了的。你像他这个,是我们不了解这个情况,他给我们扣的,这个不行。 目前,陈志所在的公司正在和超市进行沟通,但效果并不理想。济南市流通业供应商协会会长孙武虎告诉记者,在济南市流通业供应商协会内,还有多家会员也遇到了类似的扣费以及不依合同按时结款的问题。 孙武虎:协议都没有,直接就无条件、无任何理由的扣我们供应商的货款。 超市"霸王条款"愈发隐蔽 供货商无话语权 据了解,在政府的整顿下,许多大型商超针对供应商的"霸王条款"更加隐蔽。 青岛市供应商商会执行会长赵毅:就是换汤不换药吧,以前是明目张胆的收,现在以促销费的名义向供应商继续收受这种比较大额的进场的费用。有的做的很大,比如几十万的货,他可能会扣三万到五万的费用,反正是什么费用都有,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 赵毅告诉记者,部分大型商超之所以敢这样,一方面在于零供关系中,零售商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供货商为了进入超市,很多时候只能委曲求全。 赵毅:这是一个潜规则,我就收你的钱,你愿意就往里进,你有本事你别往里进啊。 而在另一方面,国家在这一领域没有相关立法,即便最后通过工商部门协调,相关费用能够退回,对大型商超却没有多少约束。 赵毅:现在是查实的时候,工商局最多最多会罚他三万块钱,你觉得三万块钱有用吗? 面对这一情况,山东济南、青岛、菏泽、泰安、菏泽、东营六市的供应商商会,初步拟定在济南召开全省供应商联合会筹备会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拥有自己的省级"组织",维护自身权益。 济南市流通业供应商协会会长孙武虎:现在零售商基本上都是异地开店比较多,如果我们供应商仅仅在一地与其斗争,他就会欺负我们的供应商,把他的货直接停了,从别的地方调货过来,因为很多商品各地都有不同的代理商。我们只有全省零售供应商企业联合起来做谈判。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在于制定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的法规。 洪涛:现在主要的表现就是店大欺客了,通过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来解决我们当前存在的零供关系问题,形成一个平等的合作关系。 之前,曾有部分超市遭到媒体"吃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