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走访市场后发现,茶饮料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规范,众品牌企业产品标签上“茶多酚”含量的透明化就是个很好的开始。 “茶多酚”写上产品标签 我国《茶饮料国家标准》中对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作了严格规定,2008年我国出台的茶饮料国家标准(GB/T21733-2008)中,将茶饮料分为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三类。标准中对于一些茶饮料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规定,根据茶饮料类型不同,对于其中茶多酚、咖啡因应该达到一定的含量。对于茶饮料,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须≥300mg/kg,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须≥5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达标,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 但一直以来,许多茶饮料企业对“茶多酚”含量讳莫如深,或者打起了“擦边球”,以 “含丰富茶多酚营养物质”、“制作工艺有效降低茶多酚的流失”等宣传语掩盖茶多酚的真实含量,或者干脆直接隐去不提,消费者甚至在标签上找不到“茶多酚”三个字。 近日,在北京的沃尔玛十里河店和物美大卖场、家乐福方庄店走访时发现,在饮料专区摆放的六七个品牌的各种类型的茶饮料中,许多饮料的标签填写已经相当详细而规范。不仅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生产公司、咨询电话等相关信息一应俱全,而且一直被捂成“商业秘密”的茶多酚含量也开始“正大光明”地走上产品标签。 雀巢公司的“原叶”系列和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茶饮料就用粗体字在瓶身标签显眼位置标注出了茶多酚含量。其中,“东方树叶”红茶、茉莉花茶、绿茶三种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别大于等于180mg/kg、280mg/kg、480mg/kg。雀巢翠缕绿茶的包装上则标注其茶多酚含量不少于200mg/kg。这与《茶饮料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茶多酚含量标准均靠近。 对于饮料企业的这一转变,江西省浮梁县茶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吴水前认为,茶多酚含量的日趋透明化和公众化,说明茶饮料企业的底气足了。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于茶饮料中究竟有没有茶的成分的怀疑,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茶饮料企业对“茶多酚”含量遮遮掩掩。如今“茶多酚”正式走上标签,对消费者的信心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茶饮料市场开始走向规范 品牌企业底气的强大,对于整个茶饮料行业大有裨益。随着茶饮料企业品牌意识的日益加强,对茶原料也更加重视。一些大型的茶饮料企业已经与许多茶叶公司签订了定向供货协议,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创建自己的茶叶基地,以保证货源供应和茶叶质量。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致电农夫山泉“东方树叶”茶饮料客服人员,询问其产品是否真如宣传一样是“100%的真正茶叶泡制而成”时,该人员坚定地告诉记者,宣传没有问题,其茶叶原料都是统一采购符合标准的,对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公司内部在每批出厂前都会检测,国家质检部门也会定期抽检,标示的数据是经过权威部门认可的。 据2011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茶饮料消费市场近年来几乎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目前,茶饮料消费已占整个饮料消费份额的20%以上。许多商家大打健康、绿色、天然宣传牌,也因此吸引了无数以爱美时尚的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在沃尔玛十里河店,一位正在选购茶饮料的消费者说,以前看新闻总是听到果汁饮料里面有各种添加剂,后来就开始选茶饮料了。“我觉得茶饮料还是比那些五颜六色的果汁饮料健康,它就是茶,没什么添加剂,还可以养颜减肥。”该消费如是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领域的添加剂变得日益敏感的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天然和“原味”追求也越来越高。为突显“天然”范,先是可口可乐公司打着“鲜爽茶滋味,原叶100%”的口号推出的原叶茶后在市场上一炮而红,近期又有农夫山泉推出不加糖的“东方树叶”系列,宣称不加任何色素、香精和防腐剂,“还原茶的本色”,一切都预示着茶饮料企业似乎要将“天然”之路“拼”到底。 农夫山泉一位客服人员也表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总体来说,保持茶饮料的天然味道是一个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