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学生营养餐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中国已吃上营养午餐的中学生仅占0.7%,而且营养餐的供应也存在很多问题。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
目前,中国中小学生出现的一个营养问题主要是饮食习惯不好。国家食品营养研究所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月欣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一些孩子从来不喝白开水,只喝饮料。喜欢吃快餐、膨化食品等各种零食。这些不良习惯会导致孩子出现肥胖,身体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缺乏。杨月欣认为,学生营养餐都是按照营养学家建议的营养素参考量和数值进行制作的,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使孩子食物的摄取达到一定的营养标准。
资料显示,中国的学校营养餐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北京是第一个开展学校营养餐试点工作的城市。目前北京有55家学生营养餐企业,日供应35万份左右。营养餐的价格在4.5元到5.5元不等。上海、重庆、天津等城市也开始了学生营养餐试点推广。
只规定蛋白质等含量
中国在增加学生营养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杨月欣认为,问题一是,目前开发和生产的营养强化食品比较多,即食物里加营养素的食品占主流,还应多开发一些食物的原形产品,如豆类、坚果类、水果类、粗糙的谷物类食物等。杨月欣说,“最近我们开始倡导学生带着水果上学。从小培养好每天吃一个水果的习惯。”问题二是,学生营养餐的标准还不够详细。例如,香港对学生营养餐的规定包括一顿饭中,菜占多少量,牛奶占多少,还要有水,水果,豆类等。而我们目前的规定只要求达到多少蛋白质、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从哪里来没有规定。这也是孩子们不喜欢吃营养餐的原因。“如果生搬硬套标准,连成年人恐怕都无法忍受这样的营养餐。”
学生营养餐在中国发展得不理想也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关。一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吃营养餐就是赚家长的钱。因为政府没有政策倾斜,企业赚不到钱,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或者降低质量和标准。在国外,营养餐大都是免费或者享受大量补助的。
一项针对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午餐状况及供餐模式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对营养餐的总满意率仅为14.87%。学生对送餐企业午餐的满意率仅为6.1%,不满意率为47.8%。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生产时间过早,超过国家规定的从制作成品到食用之间不超过3小时的规定,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无法刺激学生食欲。另外,实际的配餐与食谱不相符,随意调整。学生对由学校食堂制作的营养餐满意度高于送餐公司。
第二节课后补充一杯奶
与学生营养餐相比,学生饮用奶的引进更晚,在设计和实施时借鉴了不少外国的经验。据业内人士介绍,从中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来看,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热量高,但消耗得快。学生在上午第二节课以后,会出现血糖下降的现象。第三、四节课后会有饥饿感。如果在第二节课之后补充一杯优质的蛋白质牛奶,会补充能量,让孩子一直到下午精力和体力都更加充沛。
目前全国有28个省171个城市,1万多个学校实施学生奶计划。根据规定,学生饮用奶须采用高温瞬时灭菌和无菌包装加工技术,确保学生饮用安全。由定点企业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企业直接配送到学校。价格比市场零售价格低30%左右。包装上印有“不准在市场销售”字样,没有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