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中小企业生死牵动就业大局 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时间:2009-03-23 17:11:35  
 

“目前民营企业最大的困难就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已经直接关乎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文彪两会期间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快建设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加快规划利用民间资本,加快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制定和出台保障中小企业贷款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王文彪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由草根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创造的GDP已经占到全国的50%以上,社会就业率已经达到70%以上。

如何帮助为我国城镇提供7成以上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克服金融危机中面临的困难,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王路等委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内需、保增长”,国家应先救中小企业,救活中小企业,实际就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

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来自融资困难加剧、生产成本升高、外贸出口受阻等3个方面。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10%左右,中小企业发达的广东有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

“调研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现象。银行放贷要考虑贷款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大型企业信誉好,贷款量大,银行放贷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中小企业贷款量少,需求紧急,银行放贷的单位成本相对要高,贷款的风险也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然难以获得贷款。”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闻连利向本报记者分析。

据介绍,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也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没有多少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即使是担保公司也要求有相应的抵押物,同时还会有附加条件,抬高了贷款的门槛。

民进中央的调研还显示,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例如出台的扶持政策,往往只有指导性意见,缺乏有力措施;直接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难以惠及众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政府对担保事业投入少,对担保机构缺乏监管,一些担保公司经营不规范,甚至直接发放高息贷款。

应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面对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民主党派纷纷发挥智力优势,积极建言献策。

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走出金融危机困境的提案》,建议国家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国家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民建中央有关负责人介绍,提案建议还包括,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拓宽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让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相关政策,引导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渠道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民间或海外资金。

除了构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外,民建中央同时建议,对中小企业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具体包括:“对地方性金融机构适当提高其放贷额度,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宽裕的资金支持;对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贷款有所区别,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应有所区别,加强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并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应实施对企业的各种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

应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国家在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措施中,应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闻连利对本报记者说,民进中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具体包括:

加快金融对内开放步伐,培育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问题。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直接进入金融领域,培育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建议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当前,应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步伐,放宽贷款额度,鼓励它们向中小企业贷款。

放宽对民间借贷融资的限制。建议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规范民间借贷的途径,明确法律保护和约束机制,加快制定实施《放贷人条例》,允许合法的非正规融资渠道存在和发展。可先选择合适的地区开展试点,积极稳妥推进。

加快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议由央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联合有关部门,建设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包括企业法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然人在内的信用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依据。

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制定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立和发展。增加对国有担保公司的资金注入,同时加强对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的监管,防止其违规操作。

“希望国家

 
版权所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
Copyright2000-2004 chinabeverag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46 4668 传真:010-8446 4236 E-mail:zyx@chinabeverage.org
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丙2号天元港中心B座1701/1702室 邮编:10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