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持续低迷和美国次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引发市场诸多猜测。那么,中央年初确定的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因此而出现大的调整呢?
3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货币政策从紧的方向不会改变,但在重点、时机、力度上会灵活调整,相机抉择。国家不可能因为股市而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向”。
此外,记者近日从央行、国家发改委等多位人士处得到的消息也都验证了上述观点。
防预期重于防通胀本身
目前虽然仍是结构性通胀,但形势依然严峻,固定投资增速偏快的情况并未明显改变。他表示,“防止固定投资过快增长”仍须努力。
3月31日,央行网站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8年第一季度例会新闻稿称,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仍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取向”。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正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
范剑平认为加息“作用不大”,也“没有太大必要”。相比较而言,信贷管理更直接,也更有效。而且中国的流动性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紧着力点会放在信贷管理的有力贯彻落实上”。
而中金公司当天的一份宏观分析的报告也指出,加息作用不大,今年全年至多有一次。该报告预计3月份CPI为8.2%,4月份仍会在8%以上。
尽管各界对当前的通胀有种种不同看法,但范剑平仍坚定认为,当前仍是结构性通胀,“食品和房屋租赁因素在CPI诸因素中占了95%”。
对于目前面临的通胀他表示要全面看待。一方面要对控制有充分的信心。因为国家有充分的物质保证和调控手段。同时,他坦言“控制通胀难度很大”,因为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很大,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更重要的是,“通胀预期比通胀本身更可怕”。目前虽未出现全面通胀,但不及早预防,就会转化为全面通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更多是为防止通胀预期。
他指出,通胀预期不是负利率造成的。通胀预期具有“自动加速作用”,它会使个体的理性行为变成集体的非理性行为。使通胀跳跃式上升。
针对预期,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向市场投放物品是一个手段。“从目前情况看,效果很明显”,粮食、食品油价格增幅下来了。
另一方面是要防止固定投资过快增长。他指出,今年1-2月份固定投资增速实际并不比去年同期低,全年形势严峻。“一些企业投资热情仍然很高。”而且,从企业利润看,尽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数字是16.5%。但全国39个行业,如果剔除电力、石油等受国家价格管制的行业,其它37个行业利润仍在3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