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昨日CPI数据的出炉,多位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年内央行应该再进行一次加息。
通胀压力仍未缓解
“本月中旬或下旬,肯定会有一次加息。” 长江证券(行情 股吧)分析师李冒余对记者说,因为12月份CPI数据的同比基数较高,所以下月CPI的增幅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会有所回落,但通胀压力并不会放缓,所以央行应该会提前行动,进行加息。
李冒余认为,10月份CPI又反弹到6.5%,同时考虑到成品油价格的上升,以及对相关生物燃料替代需求的增加,所以明年上半年之前,通胀的压力始终存在。“央行如果不加息,可能会给市场释放出可以容忍这种物价上涨水平的信号。”他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5%左右的物价上涨幅度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来说是可以忍受的,但由于我国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还跟不上通胀的速度和经济增长水平,所以央行对于物价上涨依然会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
央行面临两难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分析师对于加息的判断基本一致,但是对于加息时点的选择,还存在分歧。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祝强在接受采访时说:“肯定会加息,但是具体什么时候不好判断。”
他分析说,事实上,现在央行也处于一种“左右为难”的困境。从国内情况来看,CPI、PPI均处于高位,缓解通胀压力需要加息;但是从外部环境来看,现在美国经济不太明朗,如果加息,人民币升值压力会更大。
资料显示,目前美中之间的利差已经由年初的245个基点降为70个基点。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美联储极有可能继续降息。在美国减息、美元加速贬值的情况下,一旦中国再次加息,将在源头上导致更多的流动性涌入。
祝强说,现在利率和汇率有一种替代效应,一个强,另一个就弱。目前的局势是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比较大,央行最终应该还会选择加息。但时点还是要看美国经济走势。
可能加息27个基点
李冒余说,从年内CPI的走势来看,预计央行此次加息的幅度将有27个基点。至少应该把全年的通胀率和利率保持在差不多的位置,年内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到4.3至4.5是很正常的。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说,在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上,再加一次息就差不多了。他认为美国经济放缓是无疑的,但放缓程度有多大难以确定,中国经济也已开始出现降温迹象,这都是央行要考虑的因素。加息幅度还要考虑到长短期利率搭配因素,2002年到2007年的通胀预期为2.6%,与当前5年期存款利率5.76%相比,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他建议短期利率加多些,长期利率少加一些。